• 网站首页
  • 医院概况
    • 医院简介
    • 医院历史
    • 先进设备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医院领导
    • 组织机构
    • 医院文化
  • 医院新闻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医院动态
  • 健康教育
    • 健康宣传
    • 视频宣传
    • 中医知识
  • 院务公开
    • 医院公告
    • 人事信息
    • 招标投标
    • 医疗服务阳光工程
  • 学科建设
    • 科室介绍
    • 专家介绍
    • 返聘专家
  • 党群天地
    • 行风建设
  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工会工作
    • 共青团
    • 妇委会
  • 互动交流
    • 留言反馈
    • 投诉信箱
    • 平台帮助
넳 넲

李立副主任中医师:中医五季之长夏养脾

 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,季节分为五季,分别对应五脏为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,区别于气候中的四季。

  何为“长夏”?在中医理论体系中,对于“长夏”有两种解释。

  其一:每季最后十八天由长夏主之。

  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:“帝曰:脾不主时何也?岐伯曰:脾者,土也,治中央,常以四时长四脏,各十八寄治,不得独主于时也”。

  这一种解释强调了脾土“后天之本”的地位,即:四脏四时皆有脾养。脾脏通过运化水谷精微、升清等作用濡养其它四脏,同时形成卫气及营气,防止外邪六淫侵入人体。

  其二:长夏特指农历六月。

  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所谓得四时之胜者,春胜长夏,长夏胜冬,冬胜夏,夏胜秋,秋胜春。”王冰注云:“四时之中,加之长夏,故谓得五行五时之胜也。”“长夏,谓六月也,夏为土母,土长干中,以长而治,故云长夏。”

  古人以五脏配五时,以六月即年中配脾土,也强调了脾脏在中央“以灌四傍”的重要地位。

  以上两种解释并无对错之分,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脾脏的重要性。

  在长夏季节,天气湿热,而脾喜燥恶润,却常因湿气困之,故“清气在下,则生飧泄;浊气在上,则生膑胀”,所以长夏季节易多发消化系统方面疾病,例如消化不良、急性胃肠炎、急性胃炎、中暑等。

  这个时候应该注意饮食,忌肥甘厚味及生冷、变质的食物,同时可以多吃一些利湿健脾的食物如赤小豆、薏苡仁、茯苓、山药等防止湿气困脾。

  更多相关问题,欢迎大家来院咨询、就诊。

2020年6月10日 14:53
ꄘ浏览量:0
ꄀ收藏
ꂃ上一篇: 无
ꁹ下一篇: 无

Copyright @ 2020-2025  版权所有: 梅州市梅县区中医医院   医院地址: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宪梓大道52号

电话:0753-2511281  传真:0753-2511281  EMAIL:mxzyyybgs@163.com

公交线路:5路、7路、10路、18路    24小时服务电话:0753-2500120

技术支持:院办-健康促进办公室     
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经营许可证书号码:粤ICP备20038607号-1

 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
本网站支持 IPv6
 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
本网站支持 IPv6
 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
本网站支持 IPv6
 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
本网站支持 IPv6